本山绿泥井栏(曼生铭文) [ 编号:10258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本山绿泥做出如此好的砂壶并不多见,然而刘一飞老师在美学上很有研究,因此制作出的壶温文尔雅,透露出一种潇洒、古朴的味道。
色泽暗沉,褐色中泛一点点黄色,泥质细腻,看不到任何砂粒,用手抚摸,粗糙但既不光滑也不刮手,柔度适中。
桥形钮设计,过渡平缓,平盖,短颈。
弯流自壶肩处胥出,细致柔美。
环形壶把下端稍细,但没有明显过渡,所以整体线条平朴,没有过度变化。
壶底有刘老师印章,并刻“饮水思源”“井养不穷”等刻字。
整个壶体大方朴实,造型凝练,井栏的名字本来是有来历的,这款井栏亦仿刻字如下:
正面
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古井阑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
另一面
此是南山石,将来作井阑。留传千万代,名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曼生抚零陵寺唐井文字为寄沤清玩。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刘一飞 装饰内容: 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古井阑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
B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刘一飞 装饰内容: 此是南山石,将来作井阑。留传千万代,名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曼生抚零陵寺唐井文字为寄沤清玩。
作品展示
朴色素心,一股静谧之美
刻字笔力恰到好处
壶把造型很朴实,没有过度采用弧形,更显浑然天成
一弯流轻轻流出,布局巧妙
紧实、细腻
壶底除了印章之外还有刻铭
泥料特性
简介: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故本山绿泥又有泥中泥之称,作为泥中泥的本山绿泥粘土含量较多,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窑温:1230度
收缩比:
矿产地:江苏宜兴黄龙山
泥性:
难度:粘土含量较多,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
特点: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赞不绝口!
冲茗特性:
冲泡建议: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轻焙火乌龙茶,绿茶,龙井,红茶等。
艺人简历
刘一飞
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江苏省“三带”能手
宜兴市山水画协会会员
号野风 、四郎,1974年出生,籍贯江苏,中国共产党党员,90年代初与紫砂结缘,并开始研究学习与创作,至今作品多次获奖和全国多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宜兴紫砂以古朴素雅、宜茶等特点呈现于世人面前,又以独特的制陶工艺、诗词、书画、篆刻相兼于一体的茶具,成为茶文化的组成部分。鉴赏宜兴紫砂壶人们通常以“泥、形、工、饰”来衡量一件紫砂作品。刘一飞老师此专业全面,设计制陶、陶刻,尤擅装饰,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无一不能,他主张陶刻当讲究“刀感” “笔意” 笔笔有意、刀刀见锋,所刻内容应与器皿相得益彰,又力求能与把玩者之间产生共鸣为上品,他所刻的梅、兰、菊似有暗香浮动,茗香、花香、数杆修竹又似一缕清风拂面,好不愜意。人物兼工带写生动诙谐,似能与之家长里短。山水汲古人之风,丘壑亭阁、古木参天,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如此佳境都源于老师多年书画基础。
2000年创办个人“茗壶精舍”艺术馆,茗壶精舍艺术馆厅堂陈设一件硕大“缶缘风水尊”就出自刘老师之手,应属老师代表作之一,此“尊”是老师亲手历经酷暑纯手工制作并装饰而成的,创作此“尊”是专为徐悲鸿大师“愚公移山图”为主题创作设计的,装饰手段:陶刻、泥绘相结合的技法。在陶刻后的坯体上又以不同颜色的紫砂泥作为颜料进行着色,经高温烧制后永不褪色。以紫砂泥作为颜料实际上是很难把握的,没有多年经验积累是不可能的,因为紫砂泥在烧前烧后色差很大的。正面“愚公移山图”栩栩如生,反面老师自撰铭文以犀利的刀法镌之,把悲鸿大师的力作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再现,壮哉!功德无量!实为重器也!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