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盖莲子 [ 编号:105735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壶身呈圆柱筒状,其将生硬加工的线条感觉演变为曲线。短颈,宽口。肩部收敛成口,外包口沿。
短嘴,一弯流,出水流畅。壶柄耳大圆润,呈方形。
壶盖做的很精致,压盖,与壶口紧密结合,口盖整体平整光滑,外形流畅。壶钮制作别出心裁,采用了牛鼻孔式的镂空结构,生动与趣味完美结合。盖沿,口沿为母子线。
壶身大而宽敞,线条,棱角,块面显得明朗,挺括,滋润,比例恰到好处。
整体造型简单、大方,于流利的曲线,简洁的块面中可见作者高超的壶艺。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 缎泥原矿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筛成细颗粒,作为调砂效果之用;烧成后呈次鹅黄色,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另一缎泥之原矿为本山绿泥,产地亦为黄龙山,原矿呈绿灰色,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烧成后呈米黄色调。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轻易提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绝不吐黑!
窑温:约1175~1180度。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
泥性:感甜嫩绵密,质坚而温润,呈近田黄色调,为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经挑拣练製而成,因含铁量只达6%左右,致陶之后呈“金田黄色”。
难度:
特点:许多玩家误认为缎泥会“吐黑”,其误解之起因,乃昔时窑炉均为低温窑,而缎泥系为高温泥(一般烧成温度约摄氏度1175~1180),故每每窑烧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现还原为原矿色之现象(玩家称“吐黑”);此为窑温不足所致,而非泥质之缺陷,希玩家勿因果倒置才是。
冲茗特性:缎泥适泡之茶较为宽广,一般而言,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适生手使用。
冲泡建议: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轻焙火乌龙茶,绿茶,龙井,红茶等_。
艺人简历
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1976年进紫砂工艺厂学徒,授业老师许承权,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指定拜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接受全面正规系统紫砂陶的设计,制造和创作。
1982年与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合作,培训紫砂新人,同年九月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
1984年独立培训艺徒二十六。
1988年又一次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1989年,被海内外紫砂爱好者誉为紫砂四小龙(青年陶艺家的美称)之首。
江建翔对紫砂有极高的悟性和天赋,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紫砂苑里耀眼的亮点。他继承传统,并从传统中脱颖而出,广采博取,形成了自我的特色,创作思路敏捷,功力精深,作品风格俊秀,细腻,形神兼备,柔中蕴刚,美中藏力,可称得上:“无垢无懈”。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