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形 [ 编号:207807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此壶为作者选用原矿朱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色明润雅致。造型经典古雅,壶体饱满莹润,截盖与壶口浑然一体,身若一只秋梨,精巧可爱。珠钮于壶盖亭亭玉立,玲珑别致,揭拿便利。弯流婀娜多姿,出水爽利,圆耳把端庄秀美,把握舒适。180cc小容量,一手掌握,成色润泽,手感极佳,易于泡养,是一把非常实用的杀茶利器。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朱泥原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佳,与清中期顶级朱泥无异;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穀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赵庄的朱泥原矿灰、白、带黄棕色,呈片状结构;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採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 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豔,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複全手工的练製程序后,始能成陶!
窑温:约1065~1700度C。
收缩比:25%以上。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黄龙山。
泥性:须以偏高窑温攻之,收缩比特高。
难度:较易跳砂、变型、窑裂;泥胚疏鬆故成型易开裂,结合较难掌握,製壶时开口易掉砂,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
特点:週身密佈粗犷颗粒,形成十分特殊风格;红润又具 砂感,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别于一般陶器;质朴拙雅,美冠群伦,人气之佳历数百年而不衰。
冲茗特性:热淋变色率高,养后愈显红润,易现包浆之美;亲茶性高,冲茗醇厚甘甜,易掌时间,不熟汤气,隔夜不起馊,兼具朱泥与紫砂系之优点;使用前须先温壶。试品朱泥泡出的美妙茶汤,由入口的一瞬间,即感受到前所未有...,如“百花绽放、争奇斗豔”般的“齐放”滋味,并十分快速地呈现出“五彩缤纷、热情烂漫”之惊人特色;回首一闻飘香,竟也充满和悦青春的气息,茶汤之剔透明亮与倾国倾城的气质,直让老麻瓜推为“沉鱼落雁第一泥”!茶汤之缤纷烂漫特色,绝对也能让您不自觉地讚颂大自然的恩赐也!试泡过多种火侯与发酵度皆不相同之茶,竟发现朱泥能在自然冲泡的情况下,能让品茗者惊讶地发现茶叶中各式滋味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飘香然...,茶汤然... ,滋味然...,韵味亦然!朱泥亦使年代久远、缺乏生命感的许多老茶,如枯木逢春般地活了起来,更显老茶的曼妙生姿,使茶汤更具罕有的老茶滋味与特色。热淋变色率高,一经泡养极易包浆,日久愈显沉韵光华,美不胜收;茶汤厚实醇和,香飘气扬,甘韵悠长,为茗壶收藏家的最爱。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轻焙火乌龙茶,龙井等。
艺人简历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聘导师
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理事
清华紫荆会宜兴分会理事
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会理事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市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
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宜兴紫砂收藏协会会员
生于陶都丁蜀,自幼耳濡目染紫砂艺术文化,1995年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系统学习紫砂壶艺制作技法。1998年大学进修陶瓷艺术,专业学习艺术设计、紫砂壶型设计。后在2010年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吕俊杰,虔心钻研“吕氏绞泥”艺术技艺。2013年毕业于清华美院紫砂高研班。2021毕业于中国美术报首界鲍志强紫砂陶刻高研班其作品曾多次在各地博览会得奖,深受壶艺爱好者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2015年,作品《楚汉风云壶》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收藏。
2017年10月,作品《石瓢壶》荣获2017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艺博杯”金奖。
2016年5月,作品《年年有余》荣获2016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九州奖”金奖。
作品《年年有余》荣获“风华正茂”海澜杯青年陶艺家创新作品大赛铜奖。
2018年2月,荣获推动发展紫砂文化产业突出贡献奖。
2019年7月,作品《舒心》《如意》被海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