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汉铎
汉铎

汉铎 [ 编号:33554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汉铎壶的由来: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铎为方彤,顶卜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这款作品选用原矿清水泥制作,颜色稳重大方,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的温和;汉铎壶造型如钟,壶身造型规整,线面转换周正舒坦、色调雅合,技艺严整,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柱钮上部置圈线,流直口平,耳把似方,形筒古朴;整体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其实用价值是可想而知的。

作品展示

辛酸苦忆寒梅子,踏雪寻来磬竹生。 居安思危明辩理,陋室贫寒青子笙。

无论时光会如何慢待眉宇下的翘望,那藏于山水的季节依然如碧海青天般晴朗。

无论是隔世还是经年,看时光老去,看庭院丛荒,那隐于云海崖口的小窗依然会有我的轻舟过往,看你秋风春月,听你闺事滔滔,一如品读一卷诗书在飞雨落花处泛起的羞涩的潮。

无论时光会如何慢待眉宇下的翘望,那藏于山水的季节依然如碧海青天般晴朗。

泥料特性

简介: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泥性:干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清水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陶者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良者稀而贵,劣者多而廉;玩家习称“红紫泥”,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本色泥。
泥性:乾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
难度:陈泥务须回练,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练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
特点: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温暖亲和,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冲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壶佳茗,伴享茶宴。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艺人简历

吴小平,又名吴小萍,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供职于宜兴陶瓷博物馆。
1972年生,自幼跟随父母吴亚平钱丽媛学艺,酷爱制壶艺术。1990年进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工作,随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1995年到南京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基础扎实、训练有素。作品以光素器为主,造型新颖、线条得体、具有时代气息。部分作品曾被《壶锦》、《紫砂风采》、《当代陶艺名家集》、《跨世纪知名陶艺家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精品集》、《中国紫砂名壶珍赏》收入。设计新作被台湾《茶与壶》杂志报道。1998年在香港参加“中国名人名壶展”、“中国四大陶瓷产品名作展”,1999年创作喜迎澳门回归的“普天同庆壶”参加上海“翠玉斋”举办的“紫砂茶具五朵金花展”。
吴小平的作品在港、澳、台等地区有广泛影响,深受收藏者喜爱。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