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提梁 [ 编号:44059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许智萍,最具发展潜力工艺师之一
师从研究员级高工王小龙,高丽君夫妇
民国绿泥,泥色特异,清秀独特,温润透明
双面刻绘刀法利落,情趣韵味高雅
全手工制作典范,细节各处皆极致有感
抛物线的叠加,刚中带柔,和顺有劲
整壶有提携天下之意,浩瀚大气
制作耗费时间心力,独具提梁观感,极具收藏意义
石瓢提梁是紫砂壶经典壶型之一,该壶器形敦厚,大气浑厚,线条流畅饱满,提梁的空间感处理颇好,虚实结合,妙韵浑然天成。加之壶身之上的刻绘,使得整款壶仿若有了灵魂,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和清雅的生活情趣漾然于壶间,值得玩味!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景物 装饰者:陶刻艺人 装饰内容: 竹韵图
B面: 装饰: 刻字 装饰者:陶刻艺人 装饰内容: “清风徐来”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所谓“民国绿”紫砂原料,是指在1949年以前从丁蜀黄龙山上开采出来的一种颜色偏绿的本山段泥,
民国绿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产于黄龙山紫砂泥岩层中(象五花肉一样),仅数厘米厚,由于位于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主要为二氧化硅,石英及少量的金属氧化物,采掘量极少,如今已经非常稀有。
窑温:约1100度
艺人简历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72年出生于蜀山脚下与“南街”(众多紫砂大师居住处)相距不远的木石村。1989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师从王小龙、高丽君夫妇,后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王小龙、高丽君均为一代陶艺大师朱可心先生的得意门生。王小龙是“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之子,家学渊源,又得朱可心真传。
多年来潜心于紫砂茶具制作,数得大师兄季益顺点拨,技艺益发精进。作品以花器见长,内涵深蕴,精工典雅,型用完备,深受国内外藏家和紫砂爱好者喜爱,是当今紫砂界中屈指可数、为人瞩目的陶艺新人。
太公(奶奶的父亲)张兰洲与蒋蓉同村(潜洛村人),天赋秉异,极有才华,既擅陶艺,又是医生、实业家,亦精篆刻。解放前在上海仿制日本进口的“汽油灯”,一度将日本产品驱逐出中国市场;专长于动物雕塑,制作的紫砂犀牛远销荷兰,受顾景舟、蒋蓉赞誉;他创立的“上海齿科厂”至今犹存。宜兴鲍达芝曾撰文称赞张兰洲的成就,称他为“杰出陶艺家”。可惜有“阿芙蓉”瘾,常对子女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赶快花花”,卒于衰弱。张兰洲的生平见于《宜兴县志》,其印章仍在许家。
张兰洲仅有一女张秀珍,即许智萍的奶奶,嫁与工人许氏。张秀珍精于制壶,擅制寿星、三号圆壶,七十余岁仍能制作。
张秀珍之子许冬柏(许智萍之父)在徐汉棠的建议下从事耐火材料工作(当时耐火材料是远比制壶更为先进的工种),娶妻陆凤园。许冬柏、陆凤园育有二女,长女许智萍现为优秀陶艺家,次女许慧萍现为药剂师。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