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壶 [ 编号:44638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李碧芳,高级工艺美术师
享“男有春芳,女有碧芳”的美誉
紫砂七老朱可心嫡传弟子
精品清水泥制成,壶色清呈,透亮温润
此壶壶身高挺饱满,丰腴有度。泥料细致古朴、色泽内敛深厚,使得该壶雅韵十足。壶嘴的设计以象鼻为原型,设计巧妙,美观精致,增添了此壶的神秘色彩,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该壶,是紫砂中的实用品,亦是紫砂中的艺术品,值得推荐。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泥性:干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清水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陶者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良者稀而贵,劣者多而廉;玩家习称“红紫泥”,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本色泥。
泥性:乾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
难度:陈泥务须回练,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练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
特点: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温暖亲和,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冲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壶佳茗,伴享茶宴。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艺人简历
高级工艺美术师。193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
1955年10月考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场紫砂工艺学习班”,拜朱可心先生老师,学习紫砂制陶技艺。在如父一般的恩师指教下,她虚心好学,心灵手巧,年轻时就享有“男有春芳,女有碧芳”的赞誉。
1958年8月受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开始培训学徒,先后连续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艺人才,共计数百人,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既要完成额定任务,又要传授陶艺。她不断进取,在紫砂艺陶制作技艺上,不仅掌握了光器、花器、筋瓢器门类制作的泥性和技法,还悉心学习其他老艺人的长处,为己所用,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不断攀登技术高峰。
1982年镇江地区授予工艺美术师称号。
1984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她的作品以纯朴的本质、优雅端庄的形态、精湛的手工技法,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书卷气息。1972年制作的《花提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1987年《井栏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1988年与张守智合作的《艺瓢》和《春炉提梁》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等等。有些作品还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海外友人。
从艺活动
1985应香港锦锋公司邀请赴港参加紫砂艺术展览1985-1992其中每年都有作品参加紫砂工艺厂组织的活动,如“香港锦锋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英泰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海洋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双鱼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花萃公司当代宜兴名人名作展”。1991-1993作品参加紫砂厂组织赴台湾的“宜兴紫砂壶艺展”1993应新加坡“张苏公司”邀请到新加坡、泰国、香港参加“中国宜兴紫砂名人作品展览”2003.3应上海大众拍卖公司邀请,在“上海书城”举行“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签名售书活
从艺荣誉
1972由潘春芳设计、李碧芳制作的《花提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1980被陶瓷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1-1983连续三年被陶瓷公司和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3创作设计的《五彩筋瓤小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二等奖
1985创新的《九头君芳茶具》获省级三等奖
1987作品《井栏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88制作由张守智设计的《春炉提梁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19881.16《扬子晚报》题为《菱玉生辉》刊登李碧芳设计创作的《红砂菱玉壶》
1989创作的《天中迎瑞壶》获新产品设计三等奖
1990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颁发的“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周年荣誉证书”
1990因建造宜兴古陶瓷作坊捐赠《天中迎瑞壶》、《天中朝凤壶》各一把
1991.3.9《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制作的《墨绿九头梅椿茶具》
1993.12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捐赠《井栏壶》一把
1999.11为“有壶同享,有难同当”两岸紫砂茗壶赈灾义卖会捐赠《陶灵壶》一把
2000制作的《中井栏壶》献给无锡博物馆收藏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