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阳羡三宝(事事如意)
阳羡三宝(事事如意)

阳羡三宝(事事如意) [ 编号:47098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陈丽英,别号“砂蝶”,实力派艺人

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元明

作品优美清新,典雅大方,流畅与曲变,传统与创新

精选原矿紫泥制成,色泽沉郁厚重,质感丰盈

此壶造型延伸到壶的各个角落,寓意如意之事传遍四面八方,整个壶身圆润饱满,很有古朴风格。壶把采用圆弧造型,拿捏更适宜,壶嘴浑厚而深邃,壶水胥出自然,出水顺畅。壶盖压盖,包边祥瑞装饰,与壶口相呼应。

整个壶造型古朴,做工精细,从不同的角度都可见作者不凡的功力,尤其壶的整体线条塑造,沉稳内敛,值得赏玩养用。

作品展示

北苑春风, 方圭圆璧, 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泥料特性

简介:紫泥,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 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评价好!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1%。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紫泥系。
泥性: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可塑大型塑像,成型较易,作家最喜爱使用之泥料。
难度:易生氧化铁融点、跳砂、及花泥。
特点: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调,能安定心灵,亲和力甚佳。
冲茗特性:使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性颇符中庸之道,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
冲泡建议:轻焙火乌龙茶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艺人简历

  陈丽英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北京手工艺协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宜兴市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艺术收藏委会会理事

  别号“砂蝶”,江苏宜兴丁蜀镇人。88年从艺。入行深得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永成老师辅导,后入顾景舟师门,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当今实力派紫砂传人徐元明老师。二十余载的紫砂陶制作生涯,从艺从师,亦常常受到徐汉棠等老一辈紫砂大师的指点。

  从艺之道,亦工亦修。早年毕业于南师大艺术设计专业,后又研修于清华美院艺术设计高级研修班。2010年被录入《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名人集》,2017年位列国家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计划人才之一(同济大学)。2017年宜兴电视台紫砂频道陶行天下栏目拍摄其作品《茶之壶》创作过程。其技法娴熟,花素器皆擅,基本功扎实,书画文学皆修,并多次参加现场手工实操制作。作品以全手工见长,传承经典而又有独特思想,文心入壶、形随物赋,典雅大方。作品《蝶系列》、《溯洄系列》、《阳羡红组壶》,《君竹提梁》、《龙柄鸡首壶》、《礼觯》、《十亩之间》、《六方井栏》等多件作品荣获国家级金银奖,部分作品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国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专业论文在多家行业内刊物发表,多篇散文在文学刊物杂志发表并获奖,文学作品《黄龙山安静绽放》获“老宜兴”征文比赛二等奖,深受众多紫砂爱好者、收藏家的青睐。

  专业之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将紫砂艺术融入生活,赋予生活更积极、更有意义的内涵。她以自己对紫砂艺术的一份挚爱,以自己的不俗才情,为装扮陶都紫砂艺术的春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现工作室“大名陶记”位于宜兴市丁蜀镇。

  获奖情况

  2002年,作品《双龙戏水》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传统艺术金奖

  2006年,作品《心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7年,作品《陶木情》获《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

  2008年,论文《情寄砂壶即有型》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全文网络出版期刊“陶艺交流论文专辑”2008年第9期发表

  2008年,论文《紫砂壶与阳羡茶》为省级专业刊物录用

  2008年,作品《蝶恋花》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金奖

  2009年,作品《玉带》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金奖

  2010年,作者被录入《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名人集》

  2010年,作品《蝶舞》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作品《古韵今声》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1030591841.7

  2011年,作品《浮香》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作品《雅集》获国家级博物馆--安徽博物馆永久珍藏

  2012年,作品《蝶舞》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1230336648.8

  2012年,作品《青花貔貅》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1230336656.2

  2012年,作品《斑竹砂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1230336567.8

  2012年,作品《双龙戏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1230336573.3

  2012年,论文《朱可心鱼化龙之我见》在《陶瓷科学与艺术》发表(2012年12增刊)

  2013年,论文《浅谈黄金段泥“蝶恋花”之意境美》在《佛山陶瓷》发表(2013年第6期,总第203期)

  2013年,作品《六方井栏》获国家级博物馆—吉林博物馆永久珍藏

  2014年,作品《古韵今声》捐赠山东临沂市慈善总会

  2015年,作品《忘忧草》捐赠宜兴慈善基金会

  2015年,作品《溯洄·律》获江苏省“艺博杯”第四届陶艺创新作品大赛银奖

  2015年,作品《君竹提梁》获第八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暨景舟百年《紫艺宏光》中青年实力派陶艺精品展银奖

  2015年,作品《茶之壶》获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最高奖项,第十一届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6年,散文《黄龙山安静绽放》获宜兴作协主办《老宜兴》征文比赛二等奖

  2016年,作品《斜竹提梁》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

  2016年,以网络评选第一的成绩获得“中原紫砂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暨“我最喜爱的紫砂艺人评选活动”中,“我最喜爱的紫砂艺人”殊荣

  2016年,作品《冬日》荣获“中原紫砂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银奖,同时荣获河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6年,作品《天际》荣获河南省茶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7年,宜兴电视台紫砂频道【陶行天下】栏目拍摄其作品《茶之壶》创作过程记录

  2017年,作品《荷》荣获河北、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办的宜兴紫砂工艺厂“方圆·观鼎杯”紫砂作品大赛银奖

  2017年,参加加入民主促进会

  2017年,参加国家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研修班(同济大学)

  2018年,论文《紫砂作品“阳羡红”的创作体会》被刊登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年第12期,总第504期

  2018年4月,作品《礼觯》为江苏工美馆收藏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