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牛盖莲子壶
牛盖莲子壶

牛盖莲子壶 [ 编号:48377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冯洪君,宜兴著名陶艺家,与国家级大师谭泉海、徐安碧多年合作。
此壶造型精雅,色泽温润清越,工艺精当,壶体若井栏,圆筒身,直腹平底,阔口出唇,肩略呈弧形与前伸的流及卷曲的把手无间的衔接你,一气贯通。盖面作拱桥状,犹如牛鼻,,口盖严密,流嘴线条呼应顺畅。壶身一面刻绘铜钱,寓意财源滚滚,取之不竭,整壶气韵十足,散发出一股扎实有劲的精神。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字词 装饰者:家成 装饰内容: 应无所住

B面: 装饰: 刻绘 装饰者:家成 装饰内容: 铜钱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底槽青,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槽、二槽青、底槽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槽青”名之。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泥性:底槽青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难度
特点: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   十分稀少.烧成的壶呈现 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冲茗特性: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艺人简历

冯洪君

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市著名陶艺家

宜兴市陶艺协会会员

无锡市艺术协会会员

江苏省紫砂研究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63年生于宜兴陶都,1989年从艺,凭着对中华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国家级大师谭泉海、徐安碧多年合作,其制作的紫砂壶不管容量大小,都能保证有14个出水孔,且出水力度均匀,展示了其高超的制壶技艺。所制紫砂壶壶嘴内部均有其亲笔签名。制壶用料讲究,以紫泥、黑芝麻黄金砂(黑料)和少量的朱泥大红袍为主,均为家藏老泥。擅长制作圆器, 作品简约而老练、精工华丽,耐人寻味,深得海内外同道及紫砂壶收藏家的爱戴及青睐。

1994年 作品《高石瓢壶》在澳门茶文化交流展中获银奖。

1995年 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作特艺表演。

1996年 作品《合欢壶》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评比三等奖。

1999年 作品《高双线壶》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2000年 作品《灵圆壶》被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所收藏。

2000年 作品《养心茶具》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2000年 被授于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称号。

2001年 作品《洪成玉扁壶》获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二等奖。

2002年 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造型设计。

2002年 作品《神泉壶》获中国苏州名茶博览会暨首届碧螺春文化节银奖。

2002年12月,被江苏省轻工业学校,聘为美术系客坐辅导老师.

2003年,作品《瓢提壶》获江苏省陶瓷公司新人新作展一等奖

2004年《高韵壶》获厦门国际茶文化节银奖。

2004年 作品《古凤思泉壶》荣获石家庄首届紫砂文化节金奖。

2004年 作品《瓢提壶》被广州市第三届茶文化博览会永久性收藏。

2004年 作品《心随意愿壶》获厦门国际茶文化节金奖。

2004年《广州日报》为作品做专题报道。

2005年 作品《百年醒狮壶》荣获大连市国际茶文化节金奖。

2005年 应美国陶瓷协会邀请做中美陶瓷文化交流。

2005年 作品多次在《羊城晚报》发表。

2005年 作品在北京《神州》、《科技潮》杂志上隆重发表。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