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高石瓢
高石瓢

高石瓢 [ 编号:49433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冯洪君,陶刻艺人

与国家级大师谭泉海、徐安碧多年合作

制壶用料讲究,工艺精湛

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报道

此壶由本山绿泥精致而成,淡淡的黄蕴中深透质朴清和之气。壶的体形是以两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是从口到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至底的转角处。两条抛物线略有不同,但运用得当,结合得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壶身一面题诗: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春,一面绘制了一幅山水间,炊烟袅袅的画面,极具有观赏性。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王永宏 装饰内容: 茶香: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春

B面: 装饰: 山水图 装饰者:王永宏 装饰内容: 山水之间,炊烟袅袅,简单的几笔刻画出一幅充满意境的图画。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故本山绿泥又有泥中泥之称,作为泥中泥的本山绿泥粘土含量较多,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窑温:1230度
收缩比:
矿产地:江苏宜兴黄龙山
泥性:
难度:粘土含量较多,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
特点: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赞不绝口!
冲茗特性:
冲泡建议: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轻焙火乌龙茶,绿茶,龙井,红茶等。

艺人简历

冯洪君

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市著名陶艺家

宜兴市陶艺协会会员

无锡市艺术协会会员

江苏省紫砂研究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63年生于宜兴陶都,1989年从艺,凭着对中华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国家级大师谭泉海、徐安碧多年合作,其制作的紫砂壶不管容量大小,都能保证有14个出水孔,且出水力度均匀,展示了其高超的制壶技艺。所制紫砂壶壶嘴内部均有其亲笔签名。制壶用料讲究,以紫泥、黑芝麻黄金砂(黑料)和少量的朱泥大红袍为主,均为家藏老泥。擅长制作圆器, 作品简约而老练、精工华丽,耐人寻味,深得海内外同道及紫砂壶收藏家的爱戴及青睐。

1994年 作品《高石瓢壶》在澳门茶文化交流展中获银奖。

1995年 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作特艺表演。

1996年 作品《合欢壶》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评比三等奖。

1999年 作品《高双线壶》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2000年 作品《灵圆壶》被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所收藏。

2000年 作品《养心茶具》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2000年 被授于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称号。

2001年 作品《洪成玉扁壶》获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二等奖。

2002年 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造型设计。

2002年 作品《神泉壶》获中国苏州名茶博览会暨首届碧螺春文化节银奖。

2002年12月,被江苏省轻工业学校,聘为美术系客坐辅导老师.

2003年,作品《瓢提壶》获江苏省陶瓷公司新人新作展一等奖

2004年《高韵壶》获厦门国际茶文化节银奖。

2004年 作品《古凤思泉壶》荣获石家庄首届紫砂文化节金奖。

2004年 作品《瓢提壶》被广州市第三届茶文化博览会永久性收藏。

2004年 作品《心随意愿壶》获厦门国际茶文化节金奖。

2004年《广州日报》为作品做专题报道。

2005年 作品《百年醒狮壶》荣获大连市国际茶文化节金奖。

2005年 应美国陶瓷协会邀请做中美陶瓷文化交流。

2005年 作品多次在《羊城晚报》发表。

2005年 作品在北京《神州》、《科技潮》杂志上隆重发表。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