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托福(一厂60年代泥料)
托福(一厂60年代泥料)

托福(一厂60年代泥料) [ 编号:54618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作品选用紫砂一厂60年代的原矿绿泥制作,泥质细腻,异常珍贵,做一少一。整器以一只可爱的小猪为型,非常灵动敏锐,胖乎乎的身体为壶身,饱满而有动感;鼻子为嘴、尾巴为把,做工十分细致,一只精致的老鼠为钮,将整器的灵动感提升。猪象征着福,故有托着福气之意,寓意佳。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绿泥,玩者暱称“绿豆砂泥”,古云“豆碧色”,泥色酷似绿豆皮,澹草绿。带本山绿泥细黄砂,清丽出众、雅俗共赏。所制壶品质感朴拙,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壶品色泽米黄泛青,泡养后逐步转为温润的亮色,包浆感好而易于泡养,发幽然青光。产于黄龙山矿脉,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原矿色泽为青灰泛绿,成片岩状或粉末状,以手拿之即会沾染上原矿粉末颜色。也常作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4%。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台西。
泥性:疏鬆不结、张力大、黏性低、砂粒易集结或排挤。
难度:窑温略低则水色不佳,胎骨鬆;窑温高则黑点密佈,光明针不易,过者颜色不均,少者温润度差。
特点:风采脱俗、泥色出众,吸水率佳。似君绿泥,惟略偏甜黄色,为较罕见之泥料。
冲茗特性:逼热性佳,浓澹易掌握,温润香醇颇值回味。
冲泡建议:轻焙火乌龙茶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

艺人简历

  宋小卫(晓伟)

  艺名:承融、传艺、悟陶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宜兴悟陶圆紫砂艺术馆馆长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特聘研究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茶产业分会会长

  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就职于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郑州大学美术设计系专科毕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术设计本科毕业,清华大学美术陶瓷系造型设计专业结业。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储集泉。作品以现代和传统融合创作设计.独树一帜,多次在海内外大展中获奖。  

      1996年紫砂工艺厂成立合营一分厂特聘为技术辅导老师,1997—2001年成为清华美术陶瓷系实习基地辅导老师。

  获奖荣誉

  “紫砂壶艺创作浅谈”在2004—2005年宜兴市优秀学术论谈中获优秀奖。

  2006—2007年“关于宜兴紫砂工艺的几点认识”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秦俑”天津市博物馆、马来西亚收藏。

  “闲趣”入选第一届全国陶艺展。

  “天龙顶珠”2002年入选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银奖;

  “依依长青”获2002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田野风光”获2003年杭州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奖;

  “秦俑”获2004年第二届中国无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天龙顶珠”获2006年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金奖;

  “老墩壶” 获2006年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银奖;

  “豪飞壶”获2008中国上海第十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传统艺术奖;

  “擎天壶”获2008中国上海第十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传统艺术奖;

  2008年《仿生竹形在紫砂壶艺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及艺术价值》在《江苏陶瓷》(省级)发表;

  2009年 与杨逸雯参加马来西亚紫藤公司《砂泥风姿》讲座并现场制作;

  2009年 “豪气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9年 授予“中国百名优秀紫砂艺术家”称号;

  2009年 郑州大学造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

  2009年 “豪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专利号200930059837.3;

  2009年 “秦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专利号200930059827.X;

  2009年 入选《建国六十周年紫砂六十家》藏书;

  2009年 《浅谈紫砂壶的造型与装饰》在《山东陶瓷》(省级)发表;

  2010年 “茄段壶”被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0年 参加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宜兴紫砂文化邀请展;

  2010年 “田野风光”在“二0一0年江苏省陶瓷艺术创作新品”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三等奖;

  2011年 “年年有余”在第十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11年 被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特聘为博物馆研究馆员,指导相关科研工作;

  2011年 “田野风光”被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1年“田野风光”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铜奖;

  2012年 “春回大地茶具”在中国陶瓷行业协会二0一二年陶艺作品创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2013年 “年轮”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中荣获金奖;

  2013年“颖竹”被吉林省博物院收藏;

  2014年“大金钟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2015年“祥心如意茶具”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展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铜奖。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