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桩 [ 编号:71287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梅桩壶:紫砂壶花器中的一大重器!
以梅为形,寓意造型皆有特点,气韵生动、整体协调,并酷似自然生态,维妙维肖。
此壶呈现下大上小,向左倾斜的势态,自然而生动。
壶盖平坦,与壶体嵌合严密。梅枝弯成的把和盖的,疏疏地间上几朵梅花,加上雕琢的纹路树结,有股素洁雅致的风韵。盖钮为一小梅枝,亦有梅花及花苞,与壶身上梅花相呼应,平添几许诗情画意,展示了古树新花之美。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泥性:干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清水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陶者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良者稀而贵,劣者多而廉;玩家习称“红紫泥”,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本色泥。
泥性:乾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
难度:陈泥务须回练,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练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
特点: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温暖亲和,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冲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壶佳茗,伴享茶宴。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艺人简历
江晓燕,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紫砂行业协会会员。字晓燕,号丁壶居士,1979年生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世家,从小受紫砂的耳濡目染,得到外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代紫砂俊才徐汉棠先生指点。其不仅仅擅长紫砂壶造型设计和创作。且十几年来刻苦钻研,潜心实践,形成了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风格,并在其作品中融入了新的创作理念,使其所创作的作品更富有哲理和内涵。她的作品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所设计的紫砂壶无论钮、盖、腹、把、嘴、足、气孔等,从设计到制作皆精致细腻,用料考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尤其擅长平足、桥钮、圈把的设计再造,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深得业界认同,在市场上拥有较高声誉。作品事事如意壶、子冶石瓢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4年11月,在第五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景舟石瓢》荣获优秀奖。
2004年6月,在中国苏州首届茶博会上《茄段壶》荣获一等奖。
2005年9月,入编《宜兴优秀工艺师名家》
2005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陶瓷展中《将军壶》获优秀奖。
2006年11月,在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京韵壶》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传统艺术金奖。
2006年6月,入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紫砂五色土》。
2008年9月,《牛盖莲子》北京紫砂艺术博览会一等奖。
2009年3月,作品,《京韵》获福建国际茶文化节特等奖。
2010年1月,作品《事事如意》《子冶石瓢》获得中国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紫砂之家评析:
1.天赋异禀,圆梦紫砂:
1979年生于江苏宜兴陶瓷世家。1996年跨入紫艺大门,在紫砂工艺二厂学艺。先后在陶瓷研究所、中央工艺美院深造。1998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研究所深造,专业从事创作设计,期间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的指导,而获益匪浅。
2.在传统中与时俱进
江晓燕在领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求变,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都有独特风貌,端遍地开庄、典雅而风华朴茂;将紫砂材质的凝重、深沉、素朴,发挥得淋漓尽致,既保持了传统,又注入新的源头活水,扩充了紫砂风格表现力,成为年轻一代紫砂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
3.爱我所爱,随物赋情
江老师创作时并不刻意迎合市场,而是痛快淋漓地释放天性,爱我所爱,随物赋情,以生活的积淀,真情的流露,反而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