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掇只 [ 编号:90013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独具匠心,一代大师——徐汉棠;
“掇只”是紫砂器中一款经典壶式,其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或半球体堆积到一起,最早由邵大亨所创;
造型饱满,壶色浑厚深沉,莹润如玉,线条至简却气度非凡,充分体现了精妙绝伦的紫砂魅力。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紫泥,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 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评价好!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1%。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紫泥系。
泥性: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可塑大型塑像,成型较易,作家最喜爱使用之泥料。
难度:易生氧化铁融点、跳砂、及花泥。
特点: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调,能安定心灵,亲和力甚佳。
冲茗特性:使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性颇符中庸之道,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
冲泡建议:轻焙火乌龙茶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艺人简历
徐汉棠,1932年5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
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1955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被派到无锡学习,开创紫砂模型生产新工艺,设计了壶盖的铁模压坯,石膏注浆等新品,1965年为上海市盆景协会设计制作250种花盆,一时沪上以收藏“汉棠盆”为快。1970年设计创作的什锦水平壶(一套十件)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赴美国展出,该产品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兴趣,以致长年畅销不衰。1975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兴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学习。同年参与宜兴陶瓷公司主编的《紫砂陶器造型》的实物测绘、制图工作,该书由轻工业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其作品运用紫砂开片冰纹手法,使纹理妙若天成,壶盖移位,线纹吻合。其不仅用铺砂、调砂等装饰手法,还运用礼花、边花、填花等多种手法,1979年宜兴陶瓷展览在北京故宫展出,其作品吸引众多观众。1979年从红木雕刻镶嵌银丝的工艺中受到启发,与徐秀棠、鲍仲梅等研讨,终于创作出二套《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紫砂镶嵌银丝”的新工艺从此受到藏家钟爱。1980年《四方冰纹壶》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优秀奖;1982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二等奖;《什锦水平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特等奖及一等奖。
1986年应邀到香港作技术表演,各大报纸、电视台均作报道,《岁寒三友》、《三菱花》和《大型掇壶》受到高度评价。1987年香港海洋公司举办展览,其以海涛为题设计了《碧海明珠壶》、《古兽窥今壶》参展。1988年又以《寒江独钓》参加香港华翠公司举办的“宜兴紫砂当代名人作品展”。1992年应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与胞弟徐秀棠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并到东海大学讲学,操作示范。1997年两件大型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专责培训紫砂业人才。其作品为伦敦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所藏。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