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炉 [ 编号:99339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邹旭敏老师设计制作的传炉壶,在第四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上获得金奖。
传炉壶属于紫砂光货类,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有古风韵,是极富观赏、把玩的紫砂器件,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紫砂文化的殿堂级的经典款之一。
该壶型仿若一个香炉,壶身骨肉亭匀,轮廓清晰,线条流畅,过渡自然。壶嘴呈弯流状蜿蜒而上,优雅自然,出水爽利,收水干净;耳形壶把端庄自然,端握舒适;压盖扁珠钮,经典大气。
壶身正面铭文“松间明月照禅心”;背面铭文“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纵令山鸟语,不废野人眠。”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铭文 装饰者: 装饰内容: “松间明月照禅心”
B面: 装饰: 铭文 装饰者: 装饰内容: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纵令山鸟语,不废野人眠。”
作品展示
获奖证书
▼ 2019年荣获第四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金奖!
泥料特性
简介:紫泥,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 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评价好!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1%。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紫泥系。
泥性: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可塑大型塑像,成型较易,作家最喜爱使用之泥料。
难度:易生氧化铁融点、跳砂、及花泥。
特点: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调,能安定心灵,亲和力甚佳。
冲茗特性:使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性颇符中庸之道,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
冲泡建议:轻焙火乌龙茶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艺人简历
邹旭敏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会员
1974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艺世家,从艺近三十载,深得邵家真传。壶艺精进,渐入化境。其作品尤以光货见长,线条挺括流畅,明朗润和,清丽大方,张驰有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乏创新,施艺严谨、制作精良,隽秀而绝无媚态、简约而不失雅致,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2001年,作品《静竹提梁》在上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获金奖;
2002年,作品《天香套具》获第四届杭州西湖博览会金奖;
2007年,作品《歆香》获得全手工大赛三等奖;
2011年,作品《回归》在上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2011年,作品《扁灯》在上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2011年,作品《邵氏三足提梁》在全手工大赛中获二等奖;
2011年,作品《竹节壶》在安徽博物馆收藏;
2017.02,论文 《歆香》的文化艺术与创作感悟 发表于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7.06,论文 《静竹提梁》 儒雅风骨 发表于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10,作品《静竹提梁》获首届“丁蜀杯”农民陶艺能手评选暨作品评审活动优秀奖;
2015.12,作品《海棠壶》获第十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艺术金奖”;
2015.12,作品《筋纹大彬提梁》获第十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18.01,作品《菱花提梁》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
2018.01,作品《回归》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
2018.12,作品《含香壶》被宁夏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8.12,作品《石瓢壶》被宁夏博物馆永久收藏。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