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权 [ 编号:149478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此壶以浑厚质朴见长,壶身圆润光滑,截盖上下浑然一体,整把壶高耸挺立,自下至上收敛,自然流畅。一弯流短而有力,环耳形把手,不矫不扬,趣味性十足。中品壶,把玩起来适手,精巧无双。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 朱红泥,色泽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与原矿朱泥和红泥都有相似之处,含有少量氧化铁成分,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 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朱泥原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 佳,与清中期顶级朱泥无异;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穀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赵庄的朱泥原矿灰、白、带黄棕色,呈片状结构;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 故较不易成砂,需採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 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豔,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複全手工的练製程序后,始能成陶!
窑温:约1065~1700度C。
收缩比:25%以上。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黄龙山。
泥性:须以偏高窑温攻之,收缩比特高。
难度:较易跳砂、变型、窑裂;泥胚疏鬆故成型易开裂,结合较难掌握,製壶时开口易掉砂,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
特点:週身密佈粗犷颗粒,形成十分特殊风格;红润又具 砂感,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别于一般陶器;质朴拙雅,美冠群伦,人气之佳历数百年而不衰。
冲茗特性:热淋变色率高,养后愈显红润,易现包浆之美;亲茶性高,冲茗醇厚甘甜,易掌时间,不熟汤气,隔夜不起馊,兼具朱泥与紫砂系之优点;使用前须先温壶。
艺人简历
强德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陶艺专委会员。
1957年生,1976年进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高丽君为师学习紫砂造型艺术,1980年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学习紫砂陶雕塑,1983年参加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设》培训班学习,2007年参加江苏省陶瓷创新设计高级研修班学习。2012年参加清华美院紫砂高级研修班学习。
代表作品《九件嵌泥玉钵茶具》被国务院“紫光阁”永久收藏;《春水茶具》在中国美术馆参加陶瓷艺术展;《玉凤语林》壶获广州文博会创意金奖;《传炉壶》被江苏省文化厅艺术名人资料档案馆收藏。
几十年从艺生涯,作品多以紫砂传统技艺与雕塑语言相结合,形成了个人的紫砂壶艺术风格,深得国内外收藏家、壶艺爱好者的好评。
艺术成就
《关羽夜读春秋》1992年获轻工业部评比优胜奖
《绞泥山水玉凤壶》1999年被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祥龙云海壶》1999年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优秀奖
《云龙壶》2000年获中国国际西博会优秀奖
《一帆风顺壶》2000年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银质奖
《龙吟壶》2000年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铜质奖
2000年获得中国紫砂艺术名人及优秀陶艺家
《玉帝壶》2003年获第四届国际西湖博览会金质奖
《嵌泥玉钵茶具》2005年被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春水茶具》2005年获中国太湖国际博览会银奖
《春水茶具》2006年获第八届全国陶艺创新设计评比铜奖
《三足紫瓯壶》2006年被中华茶叶博物馆永久收藏
《乳香壶》2006年获第三届中华民博会金奖
《玉凤语林壶》2008年获第九届广州文博会文化创意评比金奖
《一帆风顺壶》2008年获外观设计国家专利
《嵌泥玉钵茶具》2008年获外观设计国家专利
《龙吟壶》2008年获外观设计国家专利
《五福流源壶》2008年入选福建省大武夷文化艺术交流
《春水茶具》2009年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艺术展
《汉泉壶》2009年被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收藏
《如意壶》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艺术展
《虎韵壶》2010年被世博陶艺作品展优秀奖
《传炉壶》2010年被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名人档案库收藏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