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段壶 [ 编号:21247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茄段壶同样是传统壶型之一,传承经典自古沿袭,此壶做工精细,截盖与壶身结合平整,显得丰腴圆润,截盖设计完美吻合,严丝合缝,小小细节却需要作者具备高超的制作技艺方能胜任,褚婷圆老师被誉为“小品皇后”,可见实力不虚,演绎起经典的器形驾轻就熟;此壶不必说亮丽的泥色,也不必说丰富的砂质感,更不必说精巧的一弯嘴,瓜蒂形状的壶钮,以及耳形壶把三者如何契合,单单是壶身的刻字就足以引人留恋,壶身正面镌刻的是“青松双鸟图”,松枝苍劲,松针也细腻清晰,两只鸟儿栩栩如生,灵气十足;壶身反面镌刻的是“青松树下长寿鸟”,松树是长寿的象征,赠予长辈最佳。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李昌鸿 装饰内容: “青松树下长寿鸟”
B面: 装饰: 景物 装饰者:李昌鸿 装饰内容: 青松双鸟图
作品展示
凋落的雪花,像是我冻结的心,凋落,摔在地上,支离破碎
弱枝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侵玉帐,疏翠近珠帘。未件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长,欹盖拥高檐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后,僧来不语时。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泥料特性
简介: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泥性:干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清水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陶者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良者稀而贵,劣者多而廉;玩家习称“红紫泥”,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本色泥。
泥性:乾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
难度:陈泥务须回练,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练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
特点: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温暖亲和,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冲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壶佳茗,伴享茶宴。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艺人简历
褚婷圆,女,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83年踏入紫砂陶行业,1988年到紫砂工艺厂,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授中央美院,江苏省轻工学院陶艺工艺专修,为顾(景舟)脉李(昌鸿)门制陶功底。作品处处洋溢顾脉风格,以造型俊秀、工艺严谨、技法细微见长。
褚婷圆原名“褚婷元”,为李昌鸿之子李群之妻,年幼时跟随沈遽华学艺,沈老师见她聪慧,有艺术天分,十分厚爱,遂建议其将名字改为“褚婷圆”,一来希望她未来的艺术之路有圆满的成就,二来“圆”字刻成印章比“元”更耐看,而褚婷圆也因此圆了自己的艺术之梦。
获奖作品信息
作品《蕴玉壶》荣获199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共和国五十周年艺术作品展评”二等奖;
作品《劲圆壶》荣获2001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作品《如意茶具》与李群合作荣获2000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博览会“艺术精品展”银奖;
作品《潘壶》等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历年来,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及新、马、日、港、台、澳举办个人展览,深得行内人士的赏识,作品畅销日本、台湾、东南亚等地区。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