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绘圆壶 [ 编号:34351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此壶容量1500cc可谓泡茶品茗之佳器。壶壶身壮阔圆融,宛如一体,壶身下摆似收腰,更显得此壶的线条之美,给人一种温婉。壶盖嵌盖的设计和壶身很好的交融在一起,让人看不出分辨。壶嘴小巧嘟嘟与憨厚的壶把一前一后彼此对应精巧设计,衔接得当。壶身采用刻绘装饰工艺,更给壶带来别样的深意,让人爱不释手。
壶身装饰内容由著名画家韩敏所作,韩敏作品的市场价已高达90多万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山水 装饰者:韩敏 装饰内容: 云山云海,湖中孤舟而悬停,老翁独坐垂钓,一幅惬意悠然之景。
B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韩敏 装饰内容: “天际识归舟 云中辨江树”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底槽青,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槽、二槽青、底槽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槽青”名之。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泥性:底槽青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难度:
特点: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 十分稀少.烧成的壶呈现 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冲茗特性: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艺人简历
鲍峰岩,1967年出生,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优秀青年陶艺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宜兴市紫砂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陶业世家第四代传人。百年老字号“鲍鼎泰”之后人,自创“山石轩”工作室。 1983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作,从师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艺。1984年进厂研究所,跟随母亲张红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大师)学艺。同时有幸受到一代宗师顾景舟的真传。1986年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造型设计。1991年任厂研究所“艺术培训中心”辅导老师。代表作《汉圆提梁》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怡烛提梁壶》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获奖经历
1989年作品“运通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永久珍藏。
1990年作品“翠竹玩石壶”获首届景德镇杯国际陶艺精品评比二等奖。
2005年作品“三弯嘴石瓢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
2006年作品“掇只壶”荣获上海精品博览会工艺美术大师银奖。
2007年作品“寿桃壶”荣获首届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类金奖。
2008年作品“怡烛提梁壶”荣获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传承奖。
2008年作品“一粒珠壶”荣获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
2009年“翠竹玩石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9年10月,“文旦壶”入选新中国国礼艺术家精品展。
2009年作品“怡烛提梁壶”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09年作品“大三弯嘴石瓢壶”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银奖。
2010年作品“矮掇只壶”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
2011年作品“大彬提梁壶”获第六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2011年作品“提壁提梁壶”获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作品“跃壶”获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
2011年作品“台笠壶”获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
2011年作品“云纹壶”获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
2011年作品“筒式平盖壶”获首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银奖。
2012年作品“宫灯壶”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2012年作品“筒式平盖壶”获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