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帽 [ 编号:35173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壶身圆润有型,壶嘴曲环有度,仿佛渔翁鱼竿,垂钓江面;壶把舒适稳定,壶盖疏密有致,壶钮细腻光滑,壶体、钮、盖、身筒三点一线,比例协调。远观此壶,壶体线条舒展流畅,匀称柔和,风格清和恬淡,宁静祥和,给人以清静气爽的感觉,统观此壶,形如斗笠,蓑衣渔翁独钓寒江,令人回味。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沈汉生 装饰内容: 清风入梧林
B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沈汉生 装饰内容: 花好月圆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紫泥,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 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评价好!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1%。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紫泥系。
泥性: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可塑大型塑像,成型较易,作家最喜爱使用之泥料。
难度:易生氧化铁融点、跳砂、及花泥。
特点: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调,能安定心灵,亲和力甚佳。
冲茗特性:使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性颇符中庸之道,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
冲泡建议:轻焙火乌龙茶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艺人简历
沈遽华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 师
字巨华,又名遽华,1939年1月生,现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她的作品讲究造型结构和线型装饰,创作的新品构思新颖、形制敦厚朴雅,以紫砂光素器见长,她注重器皿整体造型的神态及气势的刻划和表现。在紫砂花器方面,亦下过一番功夫,曾随施福生老艺人学习花器半年,在花器上仿自然花果、虫草、藤木、枝叶,经梗化装饰表现更添情趣,屡有佳作发表。1997年人编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及《国际名人辞典》。
从艺年表
19369年1月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
1955年10月考取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师从顾景舟大师学艺
1958年10月受聘任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
1973年受聘任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研究员
1982年被镇江地区授予工艺美术师
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1993年至2003年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
2000年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4年创立宜兴昌华陶艺有限公司任总工艺美术师至今
2008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从艺活动列表
1985年至1992年,组织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技艺人赴港展览,本人也有作品参展,香港英泰宜兴茗壶展、香港海洋宜兴茗壶展、香港双鱼宜兴茗壶展、香港华萃“当代宜兴名人名作展”等
1984年,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组织的工艺贸易代表团美国新奥尔良世界博览会,并进行陶艺表演和展示,载誉而归
1991年至1993年,组织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技艺人员赴台,本人亦有作品参加在台湾举办的“宜兴壶艺展”
1994年应新加坡龙华艺术品中心邀请,在乌节坊举办“李昌鸿、沈遽华及子女紫砂壶艺展”
1995年应台湾工商文化联合会邀请,赴台举办“李昌鸿、沈遽华及学生紫砂壶艺展”
1995年应新加坡龙华艺术品中心邀请,举办第一届“李昌鸿、沈遽华及子女紫砂艺术作品展”
1995年11月,应新加坡龙华艺术中心邀请,举办“宜兴鸿成、苑林阁紫砂壶艺展”
1995年12月,应新加坡龙华艺术中心和马来西亚乡根茶艺中心邀请,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宜兴鸿成、苑林阁紫砂壶艺展”
2003年参加由香港中艺公司举办的“古今茗壶展”
2004年赴日本参加由老地方茶艺中心举办的“李氏茗壶精品展”
从艺荣誉列表
1979年至1982年两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20世纪80年代当选宜兴市人民代表
1983年“五件一枝春茶具”荣获中国轻工业部科技成果新品评比金龙奖
1983年与李昌鸿合作“高档紫砂壶竹简茶具”荣获全国紫砂器质量优胜产品奖
1984年与李昌鸿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1985年被授予宜兴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5年被宜兴陶瓷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下放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7年“七星工艺壶系列”、“六件紫砂艺术壶系列”、“五彩艺术壶”获无锡市轻工业局新产品开发大奖赛三等奖
1987年作品“狮象玉鼎”被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
1988年“名人名作集锦壶”荣获无锡市轻工新产品开发大奖赛一等奖
1989年与李昌鸿合作“九龙组壶”荣获香港锦锋杯创作设计一等奖
1990年荣获中国轻工业部表彰“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1年作品“五代文化组壶”获宜兴陶瓷公司陶都精品展评二等奖
1992年与李昌鸿合作“孔雀茶具”荣获中国淄博国际陶瓷艺术作品展评大奖
1993年作品“如意秦权”获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国际陶瓷艺术作品交流展”火神铜奖
1997年被宜兴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选为陶瓷名家,编入《当代宜兴陶瓷名家集》
1999年《提梁圆壶》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
1999年《思源壶》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工艺绝活展示活动金奖
1999年《彩釉瓜提梁壶》在无锡中国人寿杯工艺美术世纪精品展中荣获银奖
1999年《上新桥》被天津市巨子 术博物馆珍藏
2000年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001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00年度中国紫砂艺术名人及优秀陶艺家评选活动”入选资格
2001年与李昌鸿合作《仿宋提梁壶》获停放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1年12月《铜镜茶具》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2年8月作品《玉柱茶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2002“华艺杯”铜奖
2002年12月与李昌鸿合著《紫田耕陶》、《紫苑笔谈》印刷出版。
2005年合作“福禄寿三星提梁”获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在上海举办的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7年合作《五朝文化》组壶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光博览会金奖
2008年2月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8年合作“五行组壶”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花篮提梁”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一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合作“雍容”“华贵”荣获2010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
2010年作品“学士壶”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二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