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石瓢 [ 编号:35261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作品采用的是原矿底槽清精工细作而成。壶身形状柔美,饱满而丰润。泥质细腻,壶把为圆环形,适合把持,三弯嘴与整体相呼应,三乳足鼎立,不变的是壶钮,仍为拱状。素净的火器,细腻的材质,简练的线条,塑造了一个好的形象,这就是紫砂带给人的无穷魅力。
作品展示
浑浑顿顿,点点思思,虚虚忙忙碌碌。童度青阔年发,最愁中空。略武文韬稍醒,怎应穷变世纪潮?
时过也,卷难酬,不曾昨夜苦读。遍野牡丹一片,顺得手,可否憔悴折腰?
守坐寒窗十载,行云豪迈!夸其不若实虚,步旅程,雨雪芬菲。在今朝,学一个金秋才德!
泥料特性
简介:底槽青,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槽、二槽青、底槽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槽青”名之。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泥性:底槽青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难度:
特点: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 十分稀少.烧成的壶呈现 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冲茗特性: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艺人简历
胡永成,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可心第二代传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学艺;1978年和师同业,从事带班艺德辅导工作;1984年参加江西景德镇全国陶瓷设计进修班学习;1989 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进修班学习专业。业精于勤,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造型设计艺术基础功底扎实,紫砂工艺技术制作较全面,具有多汇性的紫砂艺术和工艺语言。其紫砂制作技术全面、创作形式多样,在继承传统紫砂语言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形成浑朴庄重的个人风格。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展览中多次获奖,被各单位和紫砂爱好者广泛认可并收藏。
获奖作品信息
《八挂灵寿壶》1989年获江苏省第二届轻工评比二等奖
《舞壶茶具》1994年获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评比二等奖
《秦钟茶具》在大连全国工艺品旅游品展销评比会获二等奖
《翠鸟莲蓬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紫砂之家评析
研究员级高工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紫砂文化的研究,不断地积累和进步,从拜师学艺到独当一面,直至成为一代大师,一路的晋升成为对他的努力和坚持的肯定,08年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10年荣获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登上紫砂人生的最顶峰。
重视传统,不乏创新胡永成老师极为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不仅自己具备深厚的全手工制壶功底,对学生的训练也要求以全手工制作传统器型入手,反复锤炼,打牢基础。但胡永成老师也不乏创新之作,只是对于紫砂创新的态度十分谨慎,他广泛吸收并融合各类艺术元素,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所产生的以表现作者审美情趣为目的的创作,而非凭空臆想和生搬硬套的产物。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