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宜竹
宜竹

宜竹 [ 编号:45164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范正初,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随高级工艺师范伟群学艺

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在各地展览中获奖

深受国内外客商与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精选珍藏青段泥炼制,色泽沉稳

养成之后包浆温润,犹如江南美人

全手工制作典范,细节各处皆极致有感

作品壶身线条优美,流把敦厚,简约而不简单

竹子体现的是一种文人雅致,各种文学辞赋中可以见到得其身影,在各种艺术中亦能见其踪影,在紫砂壶之上竹子更是常驻“客”,用以来赞美竹的高尚品质,同时出紫砂的经典之美。

竹韵壶器型饱满而圆润,小花货的自然美流露无遗,根据壶的特性,用完美的曲线形成扁圆壶,既不失动感且又姿态稳固,造型端庄大方,线条流畅自然。壶身几片小小的竹叶栩栩如生,自然飘逸。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藏青灰泥,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採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佈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甚为难觅之特优级泥矿。
窑温:约1200度C。
收缩比:约13%。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泥性:泥性疏鬆不结,含铁量高,张力特大,不易变型、塌陷,惟黏性不足。
难度:易现氧化铁熔点,石灰、跳砂,杂质较多挑泥须严格谨慎,烧窑温度特高。
特点:双气孔结构明显,空气对流顺畅,简朴古雅,老味十足,别具明代紫砂原料气韵。 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泽如紫似灰,沉重扎实不妥协,似硬汉风格,十分易于辨识。
冲茗特性:冷酷的外表,蕴藏着火热的心,冲茗热情豪放,醇厚而韵强,香甘温甜,明快果决,壶中英雄也!
冲泡建议

艺人简历

  范正初,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优秀中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范家壶庄成员,西望村紫砂合作社社员,陶艺世家传人。1974年出生于陶艺世家,自幼于父母身边玩泥捏壶,为日后从事紫砂陶艺事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992年,入紫砂工艺二厂随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学艺,后经徐汉棠大师指点教诲,在继承传统手工制壶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开拓出自己的紫砂天地。十多年来,躬耕不辍,佳作频出。其作品形神兼备,线条流畅,口盖严密,端庄精致,广受同行的赞赏,同时也得到了前辈耆宿的肯定。许多作品在《宜陶人》、《紫砂新韵》、《中国紫砂陶艺名家集》等刊物刊登,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在各地展览中获奖,深受国内外客商与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获奖经历:

  1992年进紫砂工艺二厂从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先生;

  1994年作品《春玉橄榄》入选全国陶瓷造型设计;

  1996年作品《日蒸》发表于台湾专业杂志《茶与壶》;

  1997年作品《藏六方》获第二届华东工艺品大赛一等奖;

  1999年与工艺美术师姜瑞峰合作作品《螭龙玉璧》;

  2000年作品《如意掇只》获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2002年作品《四方如意》获首届“中日韩国际茗壶博览会”银奖;

  2003年作品《孔雀开屏》获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4年作品《大仿古》获首届中国厦门国际茶博会金奖;

  2004年《菊韵》获第三届广东茶博会银奖;

  2005年作品《三友壶》获第三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二等奖;

  2005年作品《孔雀开屏》捐赠于宜兴市慈善会;

  2006年作品《孔雀开屏》刊登于“范家壶庄”全国纪念邮票;

  2008年,《思亭壶》入藏无锡博物馆;

  2008年,《事事如意》获首届中国日照国际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四方套壶》获首届希望杯紫砂壶艺大赛二等奖;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