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翔云壶
翔云壶

翔云壶 [ 编号:56804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壶身选型以光素体,圆润细致,工艺超凡入化。线条呈现自然过渡,轮廓粗细不同。壶盖自然嵌入,盖上圆滑自然,云纹壶钮,美观精致。弯流壶嘴小巧短促,耳形把从另一边贯通,一收一放呈自然对应。壶身肩部有如意云纹装饰,更显华丽超凡。三足是祥云设计,美观自然,更添情趣。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原名叫野山红泥,矿料稀少,近年来市场上更是少见。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简单易掌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

建议冲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轻焙火乌龙茶,绿茶,龙井,红茶等。

窑温:约1100度。

收缩比:约15%。

矿产地:江苏宜兴黄龙山。

难度:较易跳砂、变型、窑裂;泥胚疏鬆故成型易开裂,结合较难掌握,製壶时开口易掉砂,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

特点:週身密佈粗犷颗粒,形成十分特殊风格;红润又具 砂感,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别于一般陶器;质朴拙雅,美冠群伦,人气之佳历数百年而不衰。

冲茗特性:热淋变色率高,养后愈显红润,易现包浆之美;亲茶性高,香飘气扬,甘韵悠长,为茗壶收藏家的最爱。


艺人简历

     1944年生于宜兴陶业世家,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同时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溶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形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0载,前后制造新品100人余件套。
 
    创新作品获奖:
    1979年“十五头志泉咖啡茶具”获79年全国轻工陶瓷展评三等奖.
    1981年“青泉壶”由故宫博物馆收藏.青泉壶荣获2000年江苏陶艺评比特别奖.
    1983年“段月梅壶”获国家轻工部颁发的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
    1985年“十二件紫玉集饰”系列壶之一“古玉壶”获全国轻工业优秀产品第一名.
    1989年“帆壶”由张害智教授设计,本人制作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9年“彩灯提梁”壶由张害智教授设计,本人制作获萨格拉布国际陶瓷展荣誉奖.
    1991年“秦权壶”获日本京都世界国际和平文化大赏展优秀奖.
    1992年“翠竹顽石”壶获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创作奖和全国陶瓷评比三等奖.
    1993年“山樵西影组壶”分别获93陶都宜兴陶瓷精品展评二等奖和同年全国陶瓷展评入选奖.
    2001年“竹节提梁”壶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2001年创作“双竹提梁”壶获中国宜兴国际陶瓷展评二等奖.
    2005年制作的“石瓢提梁壶”又名“流香提梁壶”获无锡太湖博览会银奖.
    2004年中国当代陶艺名家《张红华紫砂作品集》一书出版。2005年宜兴方圆紫砂有限公司陶娃学紫砂陶瓷系列教材中“玉笠壶”,“双竹提梁壶”,“金铃壶”被选为课本教材。2006年5月23日“提梁石瓢壶”被北京大学收藏,并由许智宏校长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
    所创作的“华天壶”被美国凤凰城美术博物馆收藏,“青泉壶”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古玉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玉笠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收藏,“上新桥”和“汉圆提梁”被中国海紫光阁收藏。本人所善述的论文有《紫砂时尚探秘》,《略论紫砂壶艺的历史变迁》。目前编写的《谈紫砂传统工艺的延续和创新》。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