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 玉器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商城 >> 作品详情 >> 竹斑壶
竹斑壶

竹斑壶 [ 编号:63006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高徒吴亚亦原创作品,以竹元素入壶,传达了高风亮节的精神气度。壶身为一段秀丽的斑竹,气势挺拔生动。圆形嵌盖与壶身合为一体,底平正,盖钮、壶流、壶把皆以竹段塑成,辅以竹枝竹叶装饰,壶钮处伏有段泥巧塑蝉衣一枚,相映成趣。以段泥装饰多处斑纹,疏密精当。整壶古朴雅致,静穆稳健,禅意浓浓。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底槽青,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槽、二槽青、底槽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槽青”名之。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泥性:底槽青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难度
特点: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   十分稀少.烧成的壶呈现 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冲茗特性: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艺人简历

吴亚亦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宜兴陶瓷协会会员

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专业紫砂创作设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1989年被选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进修,在创作思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宜兴吴亚亦紫砂艺术馆进行紫砂艺术创作。

作品常以雕塑手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精细、纹饰优雅,独具韵味。代表作品《印包壶》、《牛盖提梁壶》入选国务院紫光阁典藏;《源源流长壶》入选南京博物院永久典藏;《文房四宝壶》、《神灵玉鼎壶》、《蝠在眼前熏香炉》、《五头居竹提梁壶》、《雅集壶》、《青凤印纹壶》、《六头安居茶具》、《开心果》、《藤提壶》等作品相继在国内外陶艺精品展览会上参展获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陪同师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参加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活动;2009年2月再次与师傅汪寅仙大师参加了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在北京农展馆共同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

2008年11月受邀参加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并作现场紫砂壶全手工操作表演。

2009年6月受邀参加由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

2009年9月受邀参加由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宜兴市紫砂工艺厂联合举办的“魅力紫砂 人文西城”北京市西城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紫砂文化展。

2009年9月受邀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项目代表在大会上作了精彩演讲。

2010年世博会期间受邀参加由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上海展”。

2010年9月受邀参加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

2010年10月受邀参加由文化部、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市政府和省文化厅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2010年11月,受邀参加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文化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十三届(2010)西湖艺术博览会”。作品《神灵玉鼎壶》获得此次博览会金奖。

2011年5月,受邀参加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作现场紫砂壶全手工操作表演;

2012年2月,受邀参加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在北京农展馆共同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并作现场紫砂壶全手工操作表演;

2012年9月,受邀参加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主办的“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作现场紫砂壶全手工操作表演;

2012年9月底,受邀参加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等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并作现场紫砂壶全手工操作表演;

2012年11月,受邀参加由文化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徽省文化厅和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并作现场紫砂壶全手工操作表演。

主要代表作及获奖作品

1986年 《雅集壶》 获江苏省陶瓷公司四新产品三等奖

1987年 《印包壶》入选国务院紫光阁永久典藏

1988年《浪花壶》与著名画家、艺术家韩美林合作

1988年 《青凤印纹壶》 获春季(22届)全国旅游产品优秀奖

1989年 《神灵玉鼎壶》 获江苏省第二届轻工美术设计一等奖

1989年 《蝠在眼前熏香炉》 获江苏省陶瓷公司四新产品三等奖并录于《宜兴紫砂辞典》中

1990年 《六头安居茶具》 获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会三等奖及“瓷都景德镇杯”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三等奖

1999年 《雅集壶》 参展于99江苏陶艺展

2003年 《文房四宝壶》 获中国第五届博览会金奖

2006年《吉祥如意壶》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合作

2006年《五头居竹提梁壶》获中国吴文化节金奖

2006年《牛盖提梁壶》入选国务院紫光阁永久典藏

2008年《源源流长壶》入选南京博物院永久典藏

2008年《开心果》获中国第十届博览会金奖

2009年《藤提壶》由著名画家、艺术家韩美林设计、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天一提梁壶》获艺博杯迎世博紫砂艺术大展金奖

2010年《神灵玉鼎壶》获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2010年《印包壶》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

2010年《竹林三捷之二》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

2011年《如意石瓢壶》获中国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韩国展金奖;

2011年《五头居竹提梁茶具》入选韩国陶瓷文化博物馆永久珍藏。

2012年《竹林三捷壶》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传统作品制作:

《牛盖石瓢壶》、《井栏壶》、《大彬提梁壶》、《旭茂提梁壶》、《掇球壶》、《印包壶》、《牛盖莲子壶》等。

付款方式

  •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