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球(石黄泥料) [ 编号:77596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扁球形壶身,二弯流,直颈圆口,鼓腹。扁球形盖,圆球形壶钮,以大、中、小三个球体以一中轴迭积而成的壶体,透露出整个壶的圆意韵味。
整壶不施装饰,仅以造型及珍稀的石黄泥材质,展现了紫砂裸胎造型之美形,其线条干净利落,清气朗朗,气度不凡。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1.成品率低
因石黄料一般产于嫩泥夹层,通常收缩率比较大,约为30%—40%,成品率极低。
2.稀有
纯净石黄为少砂颗粒的矿,泡于水中即砂、浆分离。粘度小,莫说起身筒,就连打成泥片都难,必须要在潮湿的地方尽快制作,不能多次喷水,否则浆会流动,不易成型,市场上非常少见。
3.“铁壶”
此壶虽是紫砂泥料制成,却重如镔铁,色如玄铁,感觉上更像一把“铁壶”。
4.温度“挑人”
石黄的烧制温度也比普通茶壶高得多,一定要在1200℃左右才能烧制成功。
5.养生
石黄泥料含铁离子量极高,因此烧制成功后,茶壶本身就是一把纯天然的“铁离子养生壶”
艺人简历
陶金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1973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紫砂世家,父辈就是紫砂泥井下采掘工人,自小对紫砂艺术情有独钟。 1990年宜兴陶瓷职业学校毕业,开始学习紫砂制作。后师从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吴永宽至今。期间潜心随师学习制壶、陶刻艺术,坚持制壶、陶刻齐头并进,双向发展。秉持扎牢传统基本功,并结合 时代特征、追求时代气息的理念。尤其擅长于陶刻,随师学艺十数年过程中,遍习诸家,认真揣摩前人书画之韵味,借鉴今人书画之佳作,前为今用,人为我用,传承中有发展,传统中有新意。 2010年就读于北京地质大学工艺美术专业大专。
2009年,作品《龙蛋》在第七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评比中获金奖;
2010年,作品《仿古·虎》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
2010年,作品《井栏·虎》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银奖;
2011年,作品《倒把西施》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2011年,作品《汉方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2013年,作品《六方合欢壶》在“2013河南第四届紫砂艺术节”中获的优秀作品奖。
2013年,作品《汉方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4年,作品《三羊开泰壶》在2014第二届河北省茶文化博物馆交易会紫砂大赛中获的金奖。
2014年,作品《提壁壶》在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14年,作品《德钟壶》在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中国工艺传统艺术金奖。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