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扁 [ 编号:95173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范建军,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先随中国陶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学习紫砂雕刻技巧,后随母亲曹婉芬学习制壶技艺。
汉扁壶形体扁圆,上、下横截皆向内收敛为壶口、壶底。弯流微曲,于壶身自然过渡,舒展自然;圈把轻巧灵动,持握舒适,与壶嘴前后呼应。半圆盖,桥形钮。
整壶线条流畅,充满曲折刚劲的张力,韵味无穷。选用原矿段泥精制,容量约330cc,适合三人左右泡茶,出水顺畅有力,实用性极佳。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 缎泥原矿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筛成细颗粒,作为调砂效果之用;烧成后呈次鹅黄色,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另一缎泥之原矿为本山绿泥,产地亦为黄龙山,原矿呈绿灰色,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烧成后呈米黄色调。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轻易提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绝不吐黑!
窑温:约1175~1180度。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
泥性:感甜嫩绵密,质坚而温润,呈近田黄色调,为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经挑拣练製而成,因含铁量只达6%左右,致陶之后呈“金田黄色”。
难度:
特点:许多玩家误认为缎泥会“吐黑”,其误解之起因,乃昔时窑炉均为低温窑,而缎泥系为高温泥(一般烧成温度约摄氏度1175~1180),故每每窑烧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现还原为原矿色之现象(玩家称“吐黑”);此为窑温不足所致,而非泥质之缺陷,希玩家勿因果倒置才是。
冲茗特性:缎泥适泡之茶较为宽广,一般而言,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适生手使用。
冲泡建议: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轻焙火乌龙茶,绿茶,龙井,红茶等_。
艺人简历
范建军,字 一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62年8月生于江苏宜兴,198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鲍志强教师学习紫砂雕刻技巧,所刻作品刀法娴熟,格调清新。
1983年进无锡轻工业学院设计系进修,学习陶瓷造型设计及装饰
1988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职大学装潢美术系。回厂后随母亲曹婉芬学习制壶技艺及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近年来所设计制作的作品颇受壶艺爱好者的喜爱,并屡次获各类奖项。
《壶艺掇英》获1990年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景德镇国际陶瓷精 品大奖赛二等奖。
《紫砂文具》获1994年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
《四季流芳》组壶获1994年全国陶瓷评比优秀奖。
《东篱采菊茶具》获1995年江苏省工艺美术评比二等奖。
《凌风劲节茶具》获1997年江苏省工艺美术评比二等奖。
《叶落归根茶具》入选九七年香港回归名家作品展。
《紫砂茶器具》获2000年江苏陶瓷专业委员会评比三等奖。
《生命系列》获2001年第二届工艺美术大量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荆溪十景》组壶获2002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
200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2000年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称号。
1994年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王建中教授合作出版《紫砂壶制作技法》一书。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