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钟 [ 编号:98612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高振宇,1982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紫砂壶传统工艺。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陶艺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德钟是紫砂光素器中的经典器型之一。
高振宇老师制作的这款“德钟”壶身挺括,平肩高颈,壶盖高耸,更添了一番清瘦高古之美。明接直流嘴修长昂扬,出水迅猛有力;耳形端把,握起来舒适自然;平盖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扁柱钮与壶身造型相称。
整体醇和尔雅,比例协调,结构严谨,充满文人气息。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卢仝《七碗茶》 装饰者:高振宇 装饰内容: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B面: 装饰: 装饰者: 装饰内容: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简介: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泥性:干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清水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陶者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良者稀而贵,劣者多而廉;玩家习称“红紫泥”,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本色泥。
泥性:乾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
难度:陈泥务须回练,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练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
特点: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温暖亲和,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冲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壶佳茗,伴享茶宴。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轻焙火乌龙茶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艺人简历
高振宇,男,1964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的陶瓷世家。1982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紫砂壶传统工艺。1985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1990年赴日本留学,考入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工业工艺设计系陶瓷专业研究生院,199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创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室并筑窑于北京。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陶艺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客座教授。
参加的主要展览有:1985年至1990年先后参加在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地区举办的十余次紫砂陶艺展;1999年“海峡两岸陶艺作品交流展”;2000年“中国陶艺家五人展”(日本东京);2001年特邀参加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陶艺双年展”;2001年瑞士阿林娜陶艺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现代陶艺展”、“中国当代陶艺世界巡回展”等;2002年参加淄博中、日、韩三国陶艺研讨会及展览;2003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教授展”(北京);2004年参加“顾景洲及其弟子作品展”,同年11月策划并参加“东亚国际陶艺展”(中国美术馆)。2005年5月策划举办“宜兴国际陶艺展暨国际陶艺研讨会”,11月参加 “中日韩三国陶艺交流展”(韩国首尔)。
举办的个展有:1992年在日本东京UNAC沙龙举办首次陶艺个展——“青春的瓷器”;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高振宇陶瓷艺术展”暨“高振宇陶艺研讨会”;1998年在日本东京三越画廊举办“青春的瓷器展——高振宇陶艺个展”。2006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高振宇陶瓷艺术展”。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