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金大口双福 [ 编号:32719 ]
询价:10分钟内回复
面值100元-满1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200元-满2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面值300元-满3000元抵扣,截止日2025-12-31
作品描述
这款壶寓巧于拙,洗练工整,甚得品茶真谛。
壶身是平整自然的圆柱型,略有压扁反而更显自然。压盖是子母线对接,圆润饱满,意味无穷,盖上逐渐鼓起,线条平和,壶钮为一块祥云,繁复美妙,工艺甚是精致。壶嘴是直流,粗重大方,宛若炮口,出水利落。壶把粗细均匀,自然衔接,端握趁手。
浮刻是此壶特色,正面为两只蝙蝠飞腾于祥云中,福运连绵。背面则是“骋此长风快浪,欣然游水观山”,笔画工整,意味超然。再加描金装饰,尤显此壶华丽高贵。
作品装饰
A面: 装饰: 蝙蝠 装饰者:陶刻艺人 装饰内容: 描金蝙蝠,华贵喜庆
B面: 装饰: 诗词 装饰者:陶刻艺人 装饰内容: “骋此长风快浪,欣然游水观山”
作品展示
泥料特性
朱泥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显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之人神醉;有些朱泥含铁很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出现铁熔点,这样的泥料显得格外富有质感。
窑温:约1065~1700度C
收缩比:25%以上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黄龙山
泥性:须以偏高窑温攻之,收缩比特高
难度:较易跳砂、变型、窑裂;泥胚疏鬆故成型易开裂,结合较难掌握,製壶时开口易掉砂,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
特点:週身密佈粗犷颗粒,形成十分特殊风格;红润又具 砂感,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别于一般陶器;质朴拙雅,美冠群伦,人气之佳历数百年而不衰。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
艺人简历
范国歆(音“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蜀山南街,当时汪寅仙等许多大师都在这条老街居住。
十五、六岁时开始对宜兴紫砂工艺厂(台湾玩家称“一厂”)有所憧憬,1981年从丁蜀中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徒四年。这个班的“小辅导”是花货大师汪寅仙的得意弟子江建祥,四年中只有吕尧臣与江建祥二人对其授课。
1986年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学习。范国歆聪明颖悟,个性又直爽温和,吕、何二人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彼时何道洪与壶艺泰斗蒋蓉大师在同一工作室,跟随何道洪学艺的范国歆也经常受到蒋蓉大师的悉心指导,掌握了花货制作的妙谛。
1993年进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进修,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
虽也擅长制作花器,但范国歆怀着“光素器不能藏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水平”的理念,作品长久以来一直以光素器为主。
2016年7月,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2018年12月,入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从艺年表:
1994年,作品“思源”由中央工艺美术院收藏并作教材。
2001年,作品“掇韵”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优秀作品奖。
2003年,作品“如意”获首届宜兴陶艺新人新作三等奖,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
作品“双色如意”被无锡博物馆收藏。
2004年,作品“金钱石瓢壶”获全国礼品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掇球”获石家庄紫砂精品展金奖。
2007年,作品“华表神韵壶”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龙凤如意壶”入选2007陶都宜兴中外陶艺展;
作品“大富贵壶”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8年,作品“吉祥壶”被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收藏。
2008年7月,赴马来西亚参展。10月,接受浙江舟山电视台的专访。
2009年,作品“真茶延年壶”被天津博物馆收藏;
作品“松竹梅壶”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铜奖;
作品“双福菊蕾”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
2010年5月,赴韩国参展。
2011年,作品“福韵壶”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作品“迎春壶”被马来西亚东方人文艺术馆收藏。
2012年,作品“瑞福如意壶”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作品“好运连连”获2012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金钥匙杯精品茶具设计大赛金奖。
2013年,作品“双福菊蕾”捐赠于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
2013年8月13日,接受《紫砂频道:陶行天下》栏目专访。
2016年12月受邀参加第七届阿联酋“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宜兴紫砂展,参展作品:《神逸壶》、《三色松竹梅壶》。
付款方式
选择理由
使用保养
同艺人作品|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